天氣熱! 卻下冰雹!!! 很怪ㄅ!!
其實在5、6月的梅雨季,都有可能會發生「冰雹」,
因為天氣很不穩定~ 很悶! 很熱!
地表經過加熱後,使熱氣往上衝,才會下起「冰雹」。
雨要下不下的悶熱天氣! 真的很討厭!!
趕快祈禱下點雨ㄅ…. 這樣水庫才不會缺水啊!!
「梅雨」? 為什麼會叫「梅雨」呢?
台灣、日本中南部、韓國南部等地,只要在每年5月中下旬至6月上半旬之間正值冷暖鋒交接,並在台灣的上空停留,因而帶來豐沛的雨水,形成陰雨綿綿的天氣。此時也正好是梅子的成熟期,故稱這種氣候現象為「梅雨」,這段時間也被稱為「梅雨季節」(註)。
梅雨季~注意身體要“防霉”
潮濕的梅雨季節,很容易影響人體的健康,而脾胃受“濕邪”的影響最大,也就是中醫所說的“脾虛生濕”。
體內濕氣重,就會造成脾虛,脾一虛,則體質偏酸,血液的帶氧量就會不足,所以只要一到「梅雨季節」很多人都會出現以下的症狀:
◎皮膚搔癢
◎腹脹
◎腹瀉
◎水腫(四肢沉重無力)
◎食慾不佳
◎嗜睡(喜歡躺在床上、不喜歡動)
◎胸悶
◎暈眩
◎小便不利
◎白帶多
◎精神萎靡(倦怠感)
◎身體有氣無力的
◎不想喝水
有以上症狀的人,表示體內的濕氣過重,在中醫學稱之為“濕邪”,建議可多吃五穀雜糧養生或加強保養「脾經」經脈來幫助體內除濕,即可安然度過梅雨季節種種不適的症狀。
梅雨季節~ 身體除濕大PK!!
體內除濕~加強脾經保養
「脾經」經絡,是促進水穀(飲食)的消化、營養的吸收,可說是生命活力的重要經脈。
除濕絕招1. 飲食除濕~ 多吃五穀雜糧-養脾胃
「五穀雜糧」是養脾胃的最佳養生食物,建議可多吃一些健脾化濕的食物,如扁豆、薏仁、紅豆、冬瓜、洋蔥、水芹等,切記不宜過食生冷、油腻的食物,以免助濕傷脾。
除濕絕招2. 按摩消水腫~ 三陰交穴
←三陰交穴(脾經經脈的穴道)
三陰交穴位置:
從內腳踝上邊緣,拇指以外4指寬,脛骨內側骨的邊緣,在按時會有明顯酸、麻、脹痛感。
三陰交穴功效:
按摩三陰交穴,可增加排尿量、消除水腫,亦可調節胰島素分泌。
三陰交穴附近皮膚呈現以下症狀:
1.三陰交穴.焦枯僵滯者:疲憊不堪,多五勞七傷(身體、情慾透支過度)。
2.三陰交穴.扁塌無力者:多心有餘而力不足。
3.三陰交穴.愈靈活光澤亮麗者:謙卑和氣,反之,多自閉或陰沉。
消水腫按摩法:
1.塗抹適量複方精油(含天竺葵精油、葡萄籽精油、乳香精油)於三陰交穴。
2.雙手以大拇指抵住三陰交穴,邊吐氣慢慢按壓,邊按壓邊把腳上下搖晃更有效。
除濕絕招3. 芳香精油按摩~ 防搔癢
梅雨季節這段期間,很容易產生皮膚搔癢、過敏等,建議可用薰衣草精油或茶樹精油,按摩來舒緩以上症狀。
薰衣草精油
薰衣草精油是名聞遐邇的細胞再生,有幫助傷口癒合、消炎殺菌的作用。
在心靈方面:
薰衣草精油有淡淡的香氣,能平衡中樞神經,所以對驚慌和沮喪的狀態很有幫助,讓人可以心平氣和的面對生活。
茶樹精油
屬陽性精油,具有抗病毒、抗菌、抗黴菌的特性,能促使身體發汗,幫助新陳代謝。
心靈方面:
茶樹精油香氣所傳達的訊息,是幫助我們建立上完整的自信與自覺,它同時也是免疫系統的最佳補劑。
(註).在氣象上播報為方便起見,梅雨期開始稱為入梅,結束稱為出梅,若該年梅雨不明顯則叫做空梅。
梅雨期平均每年有34天,即5月17曰至6月19日。
最長的雨日:41天(民國59年)。
最短的雨日:6天(民國43年及80年)。
平均每年有22天梅雨日。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 歡迎加入我們在facebook 新成立的~
相關主題推薦:
《SPA 養生》【蓮花篇-3】蓮子可以改善失眠、增加記憶力、消除疲勞!
《SPA 養生》【蓮花篇-2】腸胃不舒服,可以沖點蓮藕粉喝喔!
《SPA 養生》【玉米篇】玉米有7種抗老化成分,更是抗癌之星喔!
《SPA 養生》【絲瓜篇】有痘痘、便秘、口臭的人,可多喝絲瓜湯喔!
《SPA 養生》【夏天養生-中暑刮痧篇】中暑頭痛! 來個肩頸刮痧吧!
《SPA養生》【體內除濕-脾經按摩篇】梅雨季節~下冰雹!? 怪怪ㄉ!
《SPA養生》【食指按摩篇】小心得大腸癌! 愛吃燒烤.油炸物.紅肉的人
《SPA養生》【納豆- 樂活養生篇】做伏地挺身,卻引發中風!
《SPA養生》【皮膚保養篇】皮膚乾燥或發癢多為“津液不足”所造成!
《SPA養生》【精油舒壓篇】感冒.鼻塞.咳嗽.喉嚨痛.喉嚨癢如何舒緩?
《SPA養生》【湧泉穴按摩篇】對頭痛.失眠.手腳冰冷~有幫助喔!!
《SPA養生》【喉嚨保養篇】喉嚨養.喉嚨痛,喝杯“蜂蜜檸檬汁”吧!
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「姓名標示─非商業性─禁止改作 2.5 台灣版」授權條款。
感謝大家捧場! 若要引用文章,記得先《回應》打聲招呼 ,經同意後才能引用喔!!